房价还会涨吗我们不禁开始犹豫,房价真的到顶了吗?(图)感觉现在最可怕的不是开发商、专家、学者、教授在说房价还有升值空间,而是所有想要买房的都坚信房价会一直涨下去。我们不禁开始犹豫,房价真的到顶了吗?但我们买入房产的时候不是看现在有多高,而是看未来还能不能涨。即使一个城市的GDP很低,但是增速较快,那么房价也会随之上涨。相反,一个城市的GDP很高,但是增速很低,那么房价就不一定会涨。需求扩张时房价上涨的触发因素,但不是根本需求。
最近,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高赞回答:房价真的已经到顶了吗?
感觉现在最可怕的不是开发商、专家、学者、教授在说房价还有升值空间,而是所有想要买房的都坚信房价会一直涨下去。
推高房价的最终动力是大家脑子里的那个念头:房价不会掉。
基本上大家分析的,都是从经济、人口流动、出生率、城镇化减速以及国际形势等等方向来分析房地产市场。
图片源于网络
房子对于中国人的来说,意义可能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要大。
而房地产一直是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的首选。
在老一辈的人形容一个人混的最惨的一句就是“居无定所”。
我们不禁开始犹豫,房价真的到顶了吗?
说说我的看法:
没有到顶房价还会涨吗,未来5年可能部分区域还有一波小行情。强二线城市空间较大,一线和环一线价格偏高,有一定空间,三四线及县城风险较大。
我们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。
图片源于网络
需求和购买力
中国是个后发经济体,短期内想追上发达国家只有华山一条路:重点发展经济强市,战略性放弃经济弱市。
所以中国的一二线城市,会和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城农村的差距越拉越大。这种差距不止于经济,更是收入、见识、素质、生活丰富度等等,所以未来十年,依然会有相当多的年轻人费劲全力,往高能级城市跃迁。
但是,当房子这个中产的象征、生育的保障、财产的标志对于年轻人失去了意义,那时它就会脱去种种外套,呈现原本的面目。
用数据层面来说,就是中国的城镇化率未来从59.58%,到70%这一段。按照现在每年1个点的进度,我们大概会在2030年到达70%。
买房的强需求大多是这两种人群:
一是20-35岁的年轻人结婚买房,也就是刚需;
二是35-50岁的中年人可能需要住的更舒适,想要改善自己的置业需求;或者为父母提供修身养性的场所。
这些人将会新增大量的购房需求,为一二线城市提供增量。
但他们,买不买得起城市的房子,又愿不愿意花高价买呢?
答案是肯定的,这个增量会持续存在,只是现阶段行情不好,持币观望者居多。
图片源于网络
经济发展水平
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,直接影响了城市房价的高低,也是较为直观表现城市房地产价值得一个参考值。
GDP总量也固然重要,但这对于一个城市的房价来说是一个静态的指标。
一个城市的GDP总量很高,这个城市的房价水平可能也会很高。但我们买入房产的时候不是看现在有多高,而是看未来还能不能涨。
所以,一个城市的GDP增速可能对房价的影响更大一些。
即使一个城市的GDP很低,但是增速较快,那么房价也会随之上涨。
相反,一个城市的GDP很高,但是增速很低,那么房价就不一定会涨。
另外,房子不仅是一种消费品,更是一种投资品。
在过去十几年货币扩张的过程中,大量的资金流入了房地产市场。
需求扩张时房价上涨的触发因素,但不是根本需求。
任何一种商品,不管需求多么旺盛,只要供给跟得上房价还会涨吗,那么价格也不会持续的上涨,反之价格会持续处于高位。
图片源于网络
人口净流入增长
房地产长期看人口,因为人口对应着对住房的需求。
除了来自于人口年龄的增长,还有一个重要来源,就是人口迁移带来的需求。
人口的增长涌入对一个城市房价是一个重要性的数据指标。
当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时候,购房的需求也是刚需。
中国在过去几十年,经历了大规模的城镇化,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,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量的新增需求。
只有当人口不断的流入,才有源源不断的接盘侠,价格才能支撑的起来。
就好比一只股票,不断有人交易,成交量上来了,价格自然就提高了。
图片源于网络
政策
每个城市政策基本上都有些不同之处,政策也就更加难以捉摸。
2015年,你如果按政策走,去配置一些房产,绝对资产翻番。
可是,2016年底,你如果继续按政策走,把手上的房子都转为现金,那就不是亏一点点了。
现在,每天解读政策的文章有很多,房地产短期看政策也没有错,但最终,还是要回归到经济学最本质的供需关系。
图片源于网络
图片源于网络
总结:
我分别从需求和购买力,城市经济发展水平,人口净流入增长,政策,这几个维度来讨论城市房地产可能的走向。
在时代和趋势面前,我们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向发达国家靠近,不同城市,不同区域,甚至不同产品,都会出现不同的走势。
所以,中国的房价并没有到顶,还有许多地方存在巨大潜力。这些“地方”也许是不同城市,也许是不同片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