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子从来就不便宜,改开前城乡二元机构,有单位的住单位房,没单位的即便有钱也买不到房,何况没钱。
八十年代后期,广东率先住房市场化改革,那个时候没有当地户口也是不允许买房的。记得我们单位第一批房改,自己住着的房子突然要花大好几千块钱跟单位买断,也是没几个能一下子拿得出来,都是东拼西借的,有些性格刚烈的,就是死活不买,后来单位没有了,土地值钱了,旧改时买了的有新房子回迁,没买的成了上访户。
90年代初,买商品房逐渐成为大趋势,那个时候一两千,贵的三四千,工资是两三百,相对于收入,房价是天价。
后来就逐年上涨,到现在十万八万,但是工资也一两万了。记得十几年前,深圳有砖家教授发起过抵制购房运动,那个时候房价大概是一万左右,不知道那些人现在可还好?如果真如马云说的将来房价比大葱便宜,那也只能说明大葱涨价了。
如果每个家庭都可以在北京买得起房,大家还是会争相买二环三环以内的,房少人多,除了价格之外,用什么才是最公平的呢?抽签抓阄?还是又回到改开之前那样用行政手段?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楼市网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1loushi.cn/2405.html
如若内容造成侵权/违法违规/事实不符,请联系楼市网进行投诉反馈,一经查实,立即删除!